欢迎光临~TVT体育平台
TVT体育平台
全国客服热线:

0519-83188355

公司新闻

一种高硬度电磁屏蔽罩的制作方法

来源:TVT体育平台    发布时间:2025-11-23 21:03:53

  电磁兼容性缩写EMC,就是指某电子设备既不干扰其它设备,同时也不受其它设备的影响,电磁兼容性和我们所熟悉的安全性一样,是产品质量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在很多电子设备中都设置有电磁屏蔽罩,现有的电磁屏蔽罩没有相应的保护设施,使得电磁屏蔽罩碰撞时容易损坏,而且电磁屏蔽罩大多焊接在电子设备上,更换时需要对电磁屏蔽罩进行拆焊,十分不便,不但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针对现存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硬度电磁屏蔽罩,解决了有的电磁屏蔽罩没有相应的保护设施,使得电磁屏蔽罩碰撞时容易损坏,而且电磁屏蔽罩大多焊接在电子设备上,更换时需要对电磁屏蔽罩进行拆焊,十分不便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硬度电磁屏蔽罩,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子设备本体,所述电子设备本于电磁屏蔽罩内,所述电磁屏蔽罩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所述电磁屏蔽罩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所述卡块位于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卡块位于卡槽内。

  所述卡槽开设在第一凹槽内壁的下表面,所述卡块的左侧面通过伸缩装置与固定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位于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一凹槽内壁的左侧面,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与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

  所述连接杆的右侧面卡接有滑套,所述滑套内套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滑杆的右端与防护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滑套的右侧面和防护装置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含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接在滑动装置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弹簧和滑动装置的左端均与固定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和滑动装置的右端均与卡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含圆筒,所述圆筒的左侧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右端与滑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滑板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内,且两个滑槽分别开设在圆筒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圆杆和圆筒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一弹簧,所述圆杆的左端与固定块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圆筒的右端与卡块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含钢罩,所述钢罩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滑杆和两个第二弹簧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钢罩的内表面与屏蔽导电漆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屏蔽导电漆层的内表面与电磁屏蔽罩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钢罩由不锈钢金属材料制造成,且钢罩的硬度范围为HV250-310。

  1、该高硬度电磁屏蔽罩,通过设置底座、卡块、卡槽、圆杆、第二凹槽、固定块、把手和连接杆,当要换掉电磁屏蔽罩时,工作人员首先挤压两个把手,使得两个把手带动两个连接杆相向移动,使得两个连接杆带动两个固定块相向移动,使得两个固定块分别脱离两个第二凹槽,工作人员再提起两个把手,使得工作人员拆下电磁屏蔽罩时更便利,且电磁屏蔽罩外部设置有钢罩,使得钢罩受到撞击时电磁屏蔽罩不会损坏,不需要对电磁屏蔽罩进行拆焊,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还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2、该高硬度电磁屏蔽罩,通过设置电磁屏蔽罩、把手、连接杆、卡块、固定块和第二凹槽,当要安设电磁屏蔽罩时,工作人员挤压两个把手,使得两个把手带动两个连接杆相向移动,再将两个卡块分别卡入两个卡槽内,当两个固定块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凹槽的左右两侧时,工作人员放开把手,使得两个第一弹簧的弹力带动两个固定块左右移动并且分别卡入两个第二凹槽内,使得工作人员安装电磁屏蔽罩时更加方便。

  3、该高硬度电磁屏蔽罩,通过设置钢罩、屏蔽导电漆层和电磁屏蔽罩,使得电磁屏蔽罩能够对电子设备本体和电磁屏蔽罩外部的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属的隔离,以控制电场、磁场和电磁波由一个区域对另一个区域的感应和辐射,且屏蔽导电漆层在本体上形成一层漆膜,通过屏蔽导电漆层屏蔽电磁波干扰。

  图中:1电子设备本体、2底座、3滑套、4卡块、5卡槽、6第一凹槽、7伸缩装置、71滑动装置、711圆杆、712通孔、713滑板、714滑槽、715圆筒、72第一弹簧、8第二凹槽、9固定块、10连接杆、11把手、12滑杆、13第二弹簧、14防护装置、141钢罩、142屏蔽导电漆层、15挡块、16电磁屏蔽罩。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硬度电磁屏蔽罩,包括底座2,底座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子设备本体1,电子设备本体1位于电磁屏蔽罩16内,电磁屏蔽罩16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护装置14,防护装置14包括钢罩141,通过设置钢罩141,使得钢罩141受到撞击时电磁屏蔽罩16不会损坏,钢罩14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与两个滑杆12和两个第二弹簧13相对面的一端固定连接,钢罩141的内表面与屏蔽导电漆层14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屏蔽导电漆层142的内表面与电磁屏蔽罩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屏蔽导电漆层142,屏蔽导电漆层142在本体上形成一层漆膜,通过屏蔽导电漆层142屏蔽电磁波干扰,钢罩141由不锈钢金属材料制造成,且钢罩141的硬度范围为HV250-310,通过设置电磁屏蔽罩16,使得电磁屏蔽罩16能够对电子设备本体1和电磁屏蔽罩16外部的两个空间区域之间进行金属的隔离,电磁屏蔽罩1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卡块4,卡块4位于第一凹槽6内,第一凹槽6开设在底座2的上表面,卡块4位于卡槽5内。

  卡槽5开设在第一凹槽6内壁的下表面,通过设置卡块4和卡槽5,当要安设电磁屏蔽罩16时,工作人员挤压两个把手11,使得两个把手11带动两个连接杆10相向移动,再将两个卡块4分别卡入两个卡槽5内,使得卡块4有效的起到的限位的作用,使得电磁屏蔽罩16在安装的过程中不会晃动,卡块4的左侧面通过伸缩装置7与固定块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伸缩装置7包括第一弹簧72,第一弹簧72套接在滑动装置71的外表面,第一弹簧72和滑动装置71的左端均与固定块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第一弹簧72和滑动装置71的右端均与卡块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簧72,当两个固定块9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凹槽8的左右两侧时,工作人员放开把手11,使得两个第一弹簧72的弹力带动两个固定块9左右移动并且分别卡入两个第二凹槽8内,使得工作人员安装电磁屏蔽罩16时更便利,滑动装置71包括圆筒715,圆筒715的左侧面开设有通孔712,通孔712内设置有圆杆711,圆杆711的右端与滑板713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滑板713滑动连接在两个滑槽714内,且两个滑槽714分别开设在圆筒715内壁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圆杆711和圆筒715的外表面套接有同一个第一弹簧72,圆杆711的左端与固定块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圆筒715的右端与卡块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固定块9位于第二凹槽8内,第二凹槽8开设在第一凹槽6内壁的左侧面,通过设置固定块9和第二凹槽8,当两个固定块9分别卡入两个第二凹槽8内时,使得电磁屏蔽罩16能更加有效的安装在底座2上,固定块9的上表面与连接杆10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杆10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1。

  连接杆10的右侧面卡接有滑套3,滑套3内套接有滑杆12,滑杆12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块15,通过设置滑杆12和滑套3,当工作人员挤压两个把手11时,使得两个把手11带动两个连接杆10相向移动,使得两个连接杆10带动两个滑套3相向移动时不会晃动且更稳定,滑杆12和滑套3的形状设置为矩形,把手11的左侧面设置为半圆形,滑杆12的右端与防护装置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滑杆12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弹簧13,通过设置第二弹簧13,当工作人员放开把手11时,使得两个第二弹簧13的弹力带动两个滑套3和两个连接杆10左右移动,使得两个连接杆10带动两个固定块9左右移动时更便利,第二弹簧1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滑套3的右侧面和防护装置14的左侧面固定连接。

  S1、当要换掉电磁屏蔽罩16时,工作人员首先挤压两个把手11,使得两个把手11带动两个连接杆10相向移动,使得两个连接杆10带动两个固定块9相向移动,使得两个固定块9分别脱离两个第二凹槽8,工作人员再提起两个把手11,使得工作人能拆下电磁屏蔽罩16;

  S2、当要安设电磁屏蔽罩16时,工作人员首先挤压两个把手11,使得两个把手11带动两个连接杆10相向移动,再将两个卡块4分别卡入两个卡槽5内,当两个固定块9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凹槽8的左右两侧时;

  S3、然后工作人员放开把手11,使得两个第一弹簧72的弹力带动两个固定块9左右移动并且分别卡入两个第二凹槽8内,使得工作人能安装电磁屏蔽罩16。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 建筑节能 绿色建筑能耗的模拟与检测(EnergyPlus);建筑碳排放和生命周期评价;城市微气候、建筑能耗与太阳能技术的相互影响;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回归方法用于城市建筑能耗分析;不确定性、敏感性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应用于建筑能耗分析(R);贝叶斯方法用于城市和单体建筑能源分析 2: 过

  1.振动信号时频分析理论与检测系统设计 2.汽车检测系统设计 3.汽车电子控制管理系统设计

  1.计算机网络安全 2.计算机仿线.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 3.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 4.机电一体化技术